房产动态

透视成都北改之变:从“北乱”到“财富城北”



“北改(微博)”区域累计完成投资约1640亿元。城市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均得以提升和改善,三年见成效的预定目标基本实现。

北改之变

三年“北改”,昔日脏乱差的片区变身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畅通城北的目标基本实现;高端商业业态相继投运,“财富城北”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区域标签。

成都商报(微博)记者 辜波 实习生 廖华

初定城市格局

1953年,成都的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布局:以今天的天府广场为核心,在北部建立大的交通枢纽,东部建工业区,南部建文化区,向北、东、南方向发展。

城北一度繁华

以火车北站为中心的区域,曾经因荷花池、五块石成为享誉成都的财富聚集地。然而,在经历过一段辉煌后,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

成都由此开始流传“东穷西贵、南富北乱”。

网民提出建议

网友“江天一色”在市政府网站发出《关于着力改善成都城北交通现状的建议》。最终推动成都开启近年来城市建设领域最浩大的改造工程。

2012年初,成都“北改”正式启动。

三年见成效

“北改”三年见成效的预定目标基本实现。累计完成投资约1640亿元。

本届“西博会(专题)”上,已签约的六大产业项目中有五个落户“北改”片区。

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的差异,城市的发展,总难避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哪怕是天府之国成都,也曾有这样的苦恼。

“东穷西贵、南富北乱”,这句俗语在成都曾妇孺皆知,讲的正是城北环境差、治安乱。这种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盘踞在很多成都人的心里,也成为很多外地人来蓉置业时首先参考的一个标准。几十年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仅未消除,反而随着产业、人群的聚集愈发明显。

直到2012年初,随着成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民生工程“北改”的启动,千年古城成都重新定义了“天府之国”的美好———只有让改革成果惠及所有百姓,让更多人享受到城市发展的便利,一座城市才算得上真正的“宜居、宜业、宜商”。

时隔3年,如今的成都,已将“东穷西贵、南富北乱”的城市印象远远抛在历史的车轮后。“中产城东、人文城西、财富城北、国际城南”成为新的城市区域标签。城北、城东紧跟城西、城南步伐,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城市新地标,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均得以显著提升,区域居住版图也不断向外扩张。

千年蜀都的形象,正因此变得更加饱满。

上世纪60年代

向东发展

找朋友要找420厂

事实上,几乎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每个时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都一直存在。

成都东西南北格局并不均衡的原因,或许要追溯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的城区面积相对于现在,也就是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仅有18平方公里,东南西北都相差无几。

1952年,成都被列为八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城市规划部门于1953年开始编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定义成都为:省会、以精密仪器、电子、机械及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规划中明确了未来成都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布局:以今天的天府广场为核心,在北部建立大的交通枢纽(即火车北站),东部建工业区,南部建文化区,这样就形成了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展的城市格局。

1953年,2000多名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职工一起来到成都,建立成都量具刃具厂。此后,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8个落户成都。一大批大型企业在成都东郊破土动工,东郊成为工业集中开发的热土。三线建设时期,成都又是西南三线建设的指挥中心。

成都工业由此迎来了鼎盛时代———在东郊不足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69家,从业人员达15.3万人。东郊成为成都工业发展的标志,在这里布局了一大批电子、机电制造等产业,先后聚集了253家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1990年,东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4%,占成都全市国企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

作为成都量具刃具厂的老职工,孙士华有最深切的感受。当时厂里效益很好,创造的财富、上缴利税一直排第一。上世纪60年代,两口子的工资加上奖金,一个月有130多元。

职工们相对来说优裕的生活,让整个成都向东看齐: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区还都是低洼棚户,东郊就已经都是楼房,社会上流传的是“找朋友要找420厂”的口号。

上世纪90年代

宁要城南一张床

不要城北一套房

但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后老国有企业的没落,东郊工业区开始整体衰落,包括成都量具刃具厂在内的很多厂处境越来越艰难,并酝酿改制。

过去气派的大烟囱成为人们不愿靠近的污染源,曾经令人自豪的大厂房,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破旧的居住区、老化的旧厂房、落后的公共设施,成为城北城东的符号。

城北曾因“红房子”而成为时髦之地,也曾因荷花池、五块石成为享誉成都的财富聚集地。然而,在经历过一段辉煌后,城北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一说到这里,同样让不少人都会摇头。低矮破旧的城中村,拥堵不堪的交通,复杂的治安环境……在片区内构成了全市最大规模、最集中的旧城片区。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成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城市更新的热潮。随着中心区公房私有化和住房商品化等现象出现,一部分社会群体在收入提高后,迁入优越的地段并选择更高档的社区(如城西、城南)居住。城西和城南渐渐成了高档居住区的聚集地。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因无经济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只有继续居住在原来的社区中,东、北区域居住水平逐渐下降。

成都市由此开始流传着“东穷西贵、南富北乱”的说法。社会俚语也发生改变,“宁要城南一张床,不要城北一套房”。一语道出城市发展的失衡。

2011年

成都进入“城北时间”

“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谓“陈旧”是相对“前进”而言,时代前进的最终体现是人的前进,而人的前进恰恰就是从疑问开始的。

2011年11月2日,一位名叫“江天一色”的网友,在成都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着力改善成都城北交通现状的建议》。他对城北片区发展的疑问和期待城北新生的建议,瞬间抓住成都市政府部门的视线,最终推动成都开启实施这项近年来城市建设领域最浩大的改造工程。

2012年初,成都“北改”正式启动。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内,成都将在1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改造片区老旧城市形态和落后生产力布局,总投资约3300亿元。其规划区域为:东起新成华大道,西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成灌路),南抵一环路(局部至府河),北至绕城高速(微博)金牛、成华北边。本名叫朱锐的“江天一色”,也被网友称为“北改哥”。

“北改”涉及了众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板块片区,它们都有各自的改造定位和发展方向,对这些板块的改造,势必带来大批的工程投入,也将兴建成大规模的新兴城市功能群。

如昭觉寺片区被定义为“文化旅游商贸功能区”,其打造方向是形成具有禅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商业中心,建筑形态以城市综合体为主,集文化+商业+旅游+居住+休闲为一体的集群式楼市格局。驷马桥片区被定义为“文化旅游商贸功能区”,随着批发市场的外迁,环境的改善,形成驷马桥文化居住聚集区。此外,还包括八里庄二仙桥片区、猛追湾片区、李家沱片区、人民北路片区、中铁二局片区、曹家巷片区、购物休闲商业区等。

许多网友直言不讳地说,对它们的改造工程,将使城北成为与国际城南并驾齐驱的热点片区。成都正式进入城北时间。

2014年

历史改写

财富城北崛起

三年“北改”,“北改”区域累计完成投资约1640亿元。城市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均得以提升和改善,三年见成效的预定目标基本实现。

以从前“脏乱差”的青龙场片区为例。该片区石室初中青龙校区、成都市实验中学两大品牌学校已相继投入使用。与两所中学相隔不远处,是两个新建的现代化医院,“北城无名医院、名校”的历史就此终结。截至目前,“北改”片区已建成公建配套项目198个,完成投资约297亿元。

畅通城北的目标基本实现。“北改”区域内规划和既有16横12纵骨干路网,已启动16横10纵,累计投入资金210亿元,基本形成“北改”范围骨干路网体系。

在旧城改造中,“茶花”、“飞达”、“绿水青龙”、“铁塔厂”等棚户区先后启动改造,累计建成安置房约370万平米,已安置人员近3.5万人。曹家巷自改模式受到中央、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产业调迁中,启动产业项目128个,关闭调迁传统商业市场、货运场站和建材市场45个。幸福里商业街、万达广场(微博)、国际商贸城、海宁皮革城、DHL西部运营结算中心相继投入使用,弥补城北高端商业业态不足的短板,为构建现代化都市提供了支撑。

作为成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北改”足以进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史册。有专家认为,其本质上就是一场改革,是把现代幸福的城市生活还给城北人民,让城北上百万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正在举行的“西博会”足以说明问题。在本届大会已签约的六大产业项目中,有五个落户“北改”片区,投资总额73.89亿元:龙光集团将在成华大道北侧打造占地47.7亩的“成都龙光世纪中心”、金科集团将在驷马桥片区打造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如今,朱锐经常带着4岁多的女儿到北边的凯德广场、金牛万达和北城天街去玩,“我作为推动者之一,感到非常自豪。”

一座城市的发展质量,改革是否取得了成效,不能看它有多少漂亮的“先进”,而是看它能不能消灭“落后”。成都北部甩掉落后的帽子后,也将使成都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受益。“中产城东、人文城西、财富城北、国际城南”,城东、城北正和城南、城西一样,跻身于“富贵”之列,千年蜀都的城市形象也因此更加均衡和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