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莱坊发布《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及成功要素研究报告》。该报告运用统计方法构造出的判断标准——莱坊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来研究全国主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的分布以及体量,得出了商业综合体开发不应该一哄而上,而应规划出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开发量的结论。
房地产跃入“商业综合体”时代
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商业综合体几乎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代名词,各种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各地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商业综合体项目约有近800个,总开发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内的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
那么,商业综合体市场正面临哪些困境?未来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开发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为了更直观地研究商业综合体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莱坊按照城市发展综合指数高低,分类选取了30个主要城市(下称“主要城市”)进行研究。
“莱坊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是莱坊研究城市发展与综合体规模之间关系的基础性指标。该指数的高低代表相应城市相较于其他城市的发展快慢,指数达到1.0以上的城市通常发展快速,指数为0.5至1.0之间的城市发展较快,而指数低于0的城市通常发展速度较其他城市要慢。从城市发展综合指数的数值来看,1.5线城市平均数值在0.55,属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传统的单一型物业,比如零售百货以及商务楼,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而具有多功能属性的综合体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因而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开发企业,对于综合体项目的开发都十分热衷。
一般来讲,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属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属于二线城市,而地级市则属于三线城市。一些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大部分二线城市,但还没有达到一线城市水平的城市则可被称作1.5线城市。
1.5线城市包括如下9个,分别是:成都、重庆、大连、杭州、南京、沈阳、苏州、天津和武汉。根据莱坊的统计,至2015年,商业综合体存量面积在2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有4个,其中3个属于1.5线城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