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成都纳入统一平台



成都将原来分散设立的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市土地拍卖中心)、市户外广告拍卖中心整合,建立统一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成都将建立统一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并出台18项制度和若干交易规则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这是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发改委、市公管办获悉的。据介绍,成都市正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改革,着力构建规范、公正、高效、廉洁的现代公共资源市场配置管理体系。

据悉,成都市通过不断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改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14年1—8月,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共完成公共资源项目交易8944个,交易金额866.7亿元,实现溢价57.71亿元、溢价率16.78%,节约资金33.74亿元、节资率6.76%。其中,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完成项目交易4050个,交易金额702.02亿元。

范围成都市本级及五城区

据成都市发改委、市公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将公共资源交易的操作权从相关行政部门剥离出来,将原来分散设立的市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市土地拍卖中心)、市户外广告拍卖中心整合,建立统一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市本级事权范围内和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五城区(含高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从而构建起“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现场监控、统一开标评标”的体制机制。

同时,在加强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指导二、三圈层的14个区(市)县分别成立了区(市)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通过统一整合,彻底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从源头预防了腐败,极大地促进了廉政建设。

创新推行“一委两办一中心”

成都市推行“一委、两办、一中心”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实现了决策权、监管权、执行权相互分离、互为监督,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开、公正。

“一委”即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公共资源配置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审定交易目录和配置管理制度,研究和协调重大问题。“两办”即市公管办、市公监办,市公管办承担市公管委日常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指导和推进交易项目规范、有序进场交易;市公监办负责对具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监督或管理职能的行政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公共资源配置和交易管理制度、推进项目进场交易工作情况,以及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中心”即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负责对接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完善内部交易规则,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高效、规范的场所和服务。

规范从源头破解交易“猫腻”

为从源头上破解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的中介不中、专家不公、企业不诚、监管不严、查处不力等问题,成都市发改委、市公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交易过程中“易做手脚”、可能“暗藏猫腻”的关键环节,不断升级制度“盾牌”,扎牢制度的权力笼子。按照资产、资源、货物、工程、服务五类交易项目,分门别类制定交易规则、信息发布、开标评标、业务服务、结果履行等规范流程,成都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目前,已出台《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18项制度和若干交易规则。

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全面梳理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制定《成都市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凡纳入目录进行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项目,一律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目前,《成都市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14版)》已于6月正式向社会公布,调整后的公共资源交易子项目共有5大类53项;截至8月底,已有49项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