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改造春节后开始 场馆再利用打开运营新局面
体坛网记者墨梓报道 国庆黄金周期间,曾作为奥运场馆的“鸟巢”和“水立方”这两座北京新的标志性建筑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这两座国家级体育场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奥运大戏,数以万计的游客梦想进入这两座场馆重温一下那曾经激情澎湃的奥运氛围。
而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北京奥运会虽然已完美落幕,但像“鸟巢”、“水立方”这些梦幻般的奥运场馆,在举办完堪称经典的体育盛会之后,又如何去打开商业运营的新局面?
国家游泳中心经过短暂改造后推出“梦幻水立方”大型水幕声光音乐会。
奥运场馆的再利用
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北京奥运会场馆群,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今后的“钱途”。在顺利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接待训练和比赛任务之后,奥运场馆群开始向全民开放。用北京奥组委官员魏纪中的话来说:“奥运场馆是公共设施,奥运场馆日后的经营可参考国家大剧院的经验。由于政府的支持,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补贴,它可以推行一个合理的票价体系,让大家买得起票。”由此可见,建立合理的票价体系,并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项目,将场馆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阵地就成了场馆建设者和管理者赛后的最大任务。
北京奥运会31个场馆中,12个是新建场馆,11个改建场馆,还有8个场馆为临建。奥运会结束后,31个场馆将呈现“一个中心、三个区域”布局,实现“后奥运时代”的公共服务。例如,五棵松体育中心等7个场馆,赛后将成为北京西部公众文体活动中心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建筑还将成为北京新的地标,成为参观旅游的热门景点。
运营品牌是长期项目
几十个奥运场馆中,只有“鸟巢”和“水立方”有昵称,这是设计团队有意推广的结果,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水立方”三个字就会化为无形资产。
当场馆名称成为无形资产后,又如何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来对场馆进行运作?事实上,为避免重蹈雅典奥运会的覆辙,奥运场馆从建设之初就在考虑减负之道。以“鸟巢”为例,2003年,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中标成为“鸟巢”项目的法人合作方,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各项工作,并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许经营权。“鸟巢”是中国首例实行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伙伴关系)经营模式的体育馆。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志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国际上对公共工程通常采用的经营方式,即政府、民间资本合伙制,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伙完成过去单纯由政府完成的项目。据称,“鸟巢”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将商业面积扩展到35%左右。运营规划以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开发无形资产、出租配套商业地产为三大主要经营模式。
此外,记者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另一标志性建筑——“水立方”的改造工程将于2009年春节后开始,改造期一年左右,拆除其中的1.1万个座位后,“水立方”将不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游泳池,而是一个关于水的体育娱乐综合体。改建后,“水立方”的竞赛功能面积将只占总面积的21.4%,运营主体将会是一个人造的冲浪海滩,围绕着它的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建成后,“水立方”将成为北京市最大型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
国家体育馆和位于五棵松的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等项目则实践了BOT模式。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模式,投资者需全部承担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商业利润,期满后需将场馆交付政府。美国体育营销公司安舒茨集团与NBA中国联手赢得五棵松篮球馆的经营权。安舒茨集团还计划在“鸟巢”举办比赛,如一些欧洲的足球俱乐部比赛。
外形如折扇的国家体育馆也在设计之初预留了很多弹性空间。比如3000平方米的主赛场有临时座椅2000个,如果举办大型展览,一按电钮临时座椅就可收回,如果举办大型演唱会,再把这2000个座椅打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国家体育馆已经以平均一个月接一场重要活动的速度开始承接大型活动,安利中国年会、朗朗音乐会、爱立信会议、万宝龙会议……
毫无疑问,“后奥运”时代举办大型活动是奥运场馆发挥其优势的重要途径,如职业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庆典活动等。举办大型活动能够增加奥运场馆的收入,使奥运场馆成为人们一次次聚集的场所,大量的客流将为奥运场馆及其周边地区的无形资产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来自官方的消息,从2007年起,北京市政府将连续3年,每年拿出5亿元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其目的是从政府层面推动、保持奥运前后体育赛事的热度。这些投资将用于引入更多的国际一流赛事,保持场馆使用率,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重要体育赛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