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式的社区商铺 投资者购买完全是在赌运气
谈社区商业的开发模式:
对于众多开发商来说:开发社区商业是利润的一大不可缺少的增长点。所以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就问题尽量的把商业部分加大,不管以后的经营的问题,因为相同的建筑成本,不做商铺才是有毛病。在这种开发思绪的指导下,许多社区商铺就变成“鸡肋”就不出奇了。
对于众多的投资者来说:在投资者的传统观念里,是街铺就比较不容易死,投资风险比起大的购物中心小,不会存在烂尾的风险。但是没有规划的开发,没有统一的业态与经营管理,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就只能让投资者在购买的时候赌运气了,但是大部分都是承受着高投入低租金的现状,更加恶劣的是也租都租不出去。
是什么影响社区商业的主因呢?
本身商业与住宅就是对立与互补的。社区居住要求安静、安全。社区商业要求旺市。如何协调呢?
一:规划配套不科学,建筑设计大多保住宅,牺牲底商功能性。
二:业态定位不规范
三:商业定位不清楚
四:开发体量不科学,普遍过大
五:没有统一的运营管理
六:经营没有统一策略
七:没有专业的市场调查指导开发
普遍的开发商没有商业地产项目的操作经验,而且开发时也只是为了好卖进行规划。并没有考虑后期的运营。造成了对底商经营的不重视,其实从国外的经验来说,底商是需要专业的商业操作才行。
那么如何发展社区商业呢?
借鉴新加坡社区商业开发模式
引进“邻里中心”,即在3000至6000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其服务功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具体要求,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人性化地设置了几项必备功能,使居民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门类齐全、配套完善。让大众消费者觉得方便、物价美廉、服务多样的作用。
吸收新加坡的“邻里中心”开发模式,结合各个项目的情况特点,及国情、人口结构与消费习惯的不同,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素。
一:合适定位:
社区商业起因于居民“米、油、盐、酱、醋”的日常消费需求,又有健康、体育、文化、娱乐等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这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消费群体,因此也就有其不同的经营定位。
二:科学规划:
商业规划必须根据供需关系,需求的计算则必须根据社区的人口数量、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习惯确定。社区商业的服务半径以步行500米适当距离。要示服务便利。
三:店面规模应合适,不能过大。
配套商业的店面规模还是应该小比大好,要全面考虑经营者与投资者都能够长远生存下去。因为社区商业业态决定商品是低利润化,且服务商圈过窄,决定了是“小本经营”才能长久。
四:经营的统一性
如果不能进行统一的经营与招商,那么最终就会出现自生自灭的结局。可以由专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招商指导,并给予进场的要求。开发商最好能引进社区超市或其它主力店进行带动。其实并一定购物中心才需要统一经营管理的,只要是成规模的商业项目,要做得好,都是需要管理的。
五:复合:
设计规划社区商业时,多考虑与周边商圈的业态业种复合与错位经营。社区商业才能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