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民宅大量让位商铺
在日前闭幕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开平碉楼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10年的丽江古城如今的命运,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丽江古城共接待了460.9万人次海内外游客,同比增长13.82%。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开发,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为丽江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业机会,同时,也付出了高额的文化成本。
喧嚣纷扰 幽静难寻
丽江大研古镇已经有800年的历史,沿着青色石板路向着镇子中心走去,街道两边原先安静整洁的民宅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游人如织的商铺和酒吧,青砖老瓦淹没在喧闹的叫卖声和游客的喧嚣声中。
古城中心街道的店铺里,身穿纳西族民族特色服装的小姑娘卖力地做着推销,嘶哑的嗓音连同夸张的动作甚至让游客避让不及。五一街是酒吧一条街,古典风格的老宅、大红灯笼和流淌的小溪勾勒出依旧古朴怀旧的风格轮廓。然而,当夜幕降临时,这里便成了流行音乐的海洋,负责拉歌的大姑娘、小伙子们站在自家门前放开嗓门招揽生意,音乐的声响和人们的喧闹一直到几公里外都可以听到。
根据测量,丽江古城中心区的噪声甚至超过了商业区的标准。有些原本住在附近的居民因为不能忍受高强度噪音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几年前就已经搬出古城了。
民宅易主 古风不再
古城里原来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当地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客栈。政府部门统计,这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在古镇的小巷里,随处可见写有房屋“出租”“转让”字样的广告,有些房屋已经几次易主。
在一段时间里,丽江古城里迅速冒出了许多与古城环境不相协调的建筑和现象,严重威胁着古城固有的风貌。很多生意人抱着打游击的态度,保护观念十分淡薄。有些商人也承认,丽江目前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是在杀鸡取卵,自取灭亡。
目前,丽江古城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鼓励丽江的原住居民留住在古城内,保持古城内原住居民的人口组成比例,丽江市政府实施了相应的惠民政策:凡是常年居住在古城中的原住居民,每人每月发放10元补助,每半年统一结算一次。按照原住居民20000多人的规模,政府每年用于这部分的开支有200多万元。此外,本地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原住居民若想修缮房屋,只要不用于商业经营,政府都一次性给予5000元到20000元的补助金。
在保护古建筑风貌方面,丽江古城内已有40多个宅院被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民居,严禁破坏、拆迁。
有关专家指出,丽江市为保护古城文化所作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其力度同商业破坏的力度相比还差了很多。